拍马屁的笑话:从文峰”马屁文化”看职场荒诞现象
当拍马屁成了”企业文化”
最近上海文峰集团由于一篇《秘书眼中的总裁陈浩》彻底火了,文章里把老板吹得天花乱坠:”浩哥是有天眼的””三百六十行状元大满贯”…这些夸张到离谱的赞美词,简直成了拍马屁的笑话集锦。但笑过之后你会发现,这种荒诞的”马屁文化”在职场中还真不少见。
想想你身边的例子:是不是有同事能把领导随口说的废话包装成”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”?是不是见过有人抢着给领导端茶倒水比亲儿子还殷勤?这些现实中的拍马屁笑话,有时候比段子还精妙。
那些年我们见过的”拍马屁名场面”
文峰集团的例子可能比较极端,但职场中的马屁精们创意也不遑多让。有网友分享:某公司年会上,部门经理发言时说”我们团队在张总的英明领导下…”,结局PPT上赫然写着”我们团队在张总的阴毛领导下…”——这大概是最贵的输入法错误了!
更经典的是一位新员工在群里发:”王总无论兄弟们今天穿的西装真有品位!”结局发完才发现王总今天穿的是运动装…这种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尴尬场面,简直能让人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。
为什么拍马屁笑话总能戳中笑点?
这些拍马屁的笑话之因此让人忍俊不禁,是由于它们暴露了职场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制度。明明大家都知道是在阿谀奉承,却还要一本正经地表演,这种反差本身就充满了喜剧效果。
就像文峰员工要唱《十颂浩哥》的企业歌曲,要对着老板照片开会——当个人崇拜变成强制要求时,荒诞感就扑面而来。我们笑的不只是夸张的言辞,更是这种扭曲的职场生态。
笑话背后的职场生存法则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明知道是笑话,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拍马屁?由于在某些企业文化里,这确实成了晋升的”捷径”。就像文峰把拍马屁制度化了一样,很多公司也在用更隐蔽的方式鼓励这种行为。
但真正的难题在于:当一家公司把精力都用在怎样讨好老板上,谁还有心思好好做产品、服务客户?文峰被消费者频繁投诉就是最好的证明——马屁拍得再响,也掩盖不了服务质量的难题。
小编归纳一下:别让职场变成笑话现场
拍马屁的笑话看了乐一乐挺好,但如果真把这种文化当成功法则,那才是最大的笑话。职场终究要靠真本事说话,与其钻研怎么把领导夸出花来,不如想想怎么把职业做出彩。
下次再看到夸张的”马屁文学”时,不妨把它当个段子看——毕竟生活已经够难了,能多个笑话解压也不错,对吧?只是别忘了,笑话归笑话,千万别活成笑话里的人。